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审题点评(通用3篇)

| 搜范文

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审题点评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 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审题点评

【名师点评】诗意题目富有想象力 张敏强(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挺有诗意,符合初中学生十四五岁充满浪漫的心理特点,这个年龄看着什么都漂亮,非常富有想象力。题目角度和材料选择都有较大空间,按题可写社会整体发展,也可是个人成长的感受,乃至人的转型、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于学生发挥个人的优势。 这种作文题也是对作文教学的最好检验,题目发挥空间大,开题切题都要把握好,否则不易收尾。容易写的作文不一定写得好,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题目的缺点在于,评分不容易,因为文体可有多种选择,学生发挥空间大,评分标准的制定要更宽泛,不要只限定在命题认定的那几种。

【审题点评】(傅聪)(广州市第六中学) 命题采用了“材料+题目”的方式呈现。材料并没有设定了写作限制,但是,经历了高考的风风雨雨和狂轰乱炸的写作训练,经验告诉我,要跳出材料,由自然写到人。首先解剖一下题目: 春回大地(时间), 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地点), 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对象), 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形象) 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 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对象的两个方面) 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结果), 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 (表现) 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题(命题作文)写一篇作文。 由此,我们联想到我们的生活,春是人生迈向质变的一种比喻,不论你在任何地方,是穷困潦倒还是雍容华贵,当你学会了塑造自我的时候,总会在未来开出美丽的花。 面对这种比喻*的题目,首先要对题目的内涵进行解释(简称“定调”)。

点评2006年高考作文题2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国各地的试题设计呈现出丰富的多样*和深刻的时代意义,从中可以看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以下是对一些具代表*作文题目的分析和评述:

《乌鸦学鹰》(全国)这个题目通过寓言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个体的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关系。它既考验了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又要求学生能够将抽象的主题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展示出他们对于自我价值与社会角*的深刻思考。

《*的符号》(*)这一题目突出了*这座城市的地域特*和历史文化背景。教师认为,这种题目不仅有助于学生通过自身经历对题材有更深入的体验,也促使他们从多维度理解文化符号的复杂内涵,从而增强了语文学科的趣味*和实用*。

《愿景》(天津)尽管这个题目在创新*和思辨*上有一定挑战,但也引发了对于未来和个人愿景的深刻思考。考生需要在作文中展示对未来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展望,这既考验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时代发展趋势的敏感度。

《雕刻心中的天使》(广东)这个题目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语文教学者认为,这种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从而使他们在作文中展现出个*化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深度。

题目的多样*和选拔*尽管有些地区的作文题目可能过于传统或者难以理解,但总体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在反映地域特*和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在适度挑战学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这种多样*和选拔*不仅对学生的学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助于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总的来说,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设计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量和对创新思维的鼓励。这种趋势反映了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同时也为语文教学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语文教育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是思想的引领和个*的塑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2008年高考作文佳作点评:不要轻易说“不”3

人生总会遇到太多不如意,而我们却无法选择逃避。当通往理想道路上布满荆棘和坎坷时,你是否感到害怕?当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甚至充满艰辛与无助时,你是否感到失望?当生命转瞬即逝,希望变得渺茫时,你是否感到绝望?但亲爱的,请不要轻言放弃。在最后一刻未到来之前,我们都不应甘心,更不应放弃。

不要轻易对理想说“不”,尽管前路漫漫。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总会有高山、大河,甚至布满荆棘。但请不要望而却步。面对困难,我们会退缩吗?面对挫折,我们会感到害怕吗?面对失败,我们会绝望吗?不!看看爱迪生,摔倒了一千多次,依然能够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最终看到黑夜的光明。看看袁隆平,在失败之后仍然充满斗志,继续钻研,最终看到硕果累累。看看闵恩泽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忘我研发,最终看到金一般的催化剂。所以,亲爱的,哪怕再苦再累,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理想说“不”。要相信,渡过大河,翻越高山,就能看到彩虹!

不要轻易对生活说“不”,尽管伤痕累累。我们驾驶生活的帆船在大海上航行,又怎会一帆风顺?生活的枯燥乏味,我们是否已感到厌倦?生命的艰辛,我们是否已畏惧?生活的困苦,我们是否已感到失望?不!看看邰丽华,在那无声的舞台上舞出了她的人生精彩。在杨光的黑暗世界里,人们看到了光明。罗映珍,六百多个日夜,唤醒了她丈夫,唤醒了爱情。所以,亲爱的,哪怕再怎么难熬,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生活说“不”。要相信,经历大风大浪,总会到达彼岸!

不要轻易对生命说“不”,尽管希望渺茫。我们种下生命之树,看它发芽、成长、伸展,但同时也看到它被风雨吹打得身心俱疲,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被岁月的车轮带走灿烂,然后枯萎,死去。生命,看起来似乎很坚强,但它却又那么脆弱;听起来似乎很漫长,但它却又那么短暂。生命的无常,我们是否已徘徊?生命的短暂,我们是否已停滞?生命的脆弱,我们是否已绝望?不!看看*中的医生和护士们,他们对生命的执着让我们渡过难关。看看雪灾中的“绿丝带”,带领人们走向希望。看看震灾中救援部队的“倔强”,挽救了许多生命。所以,亲爱的,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不要对自己说“不”,不要对生命说“不”。要相信,风雨会让生命之树更加坚强。

亲爱的,人生确实短暂。因此,请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勇敢地走下去,不要轻言放弃。

专家评审:作者从人生的挫折、困难、灾祸切入,阐述了“不要轻易说‘不’”的背景,并自然过渡到文题上,选取了理想、生活、生命三个重大命题展开论述,正面强调了对理想要追求、对生活要向往、对生命要热爱的观点,同时回答了“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的原因。文章主旨显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堪称佳作。(胡兴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