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人作文1000字(汇总3篇)
武汉日报有一名女记者,她曾经踏访过当年郑和下西洋时途经的每个国家。当问起她对沿途的风景有何感悟时,她说:“那是回国的时候,开始,从飞机上望下看,满眼尽是绿*的森林,美极了,使人感到湿润、舒服、心怡。但几小时后,再俯视大地,那是满眼的寸草不生的沙漠和干涸的黄土地。我知道,回到祖国了,虽然大地上的景*不再使我神情气爽,但我的眼眶还是盈满了泪水。我忽然发现,我爱极了这片黄土地。”
的确,有很多人爱着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比如说,独身一人扎进沙漠深处的植树人。
凤凰卫视“沙漠之旅”要去找一位治沙的维吾尔族老人,看着电视中迅速后移的沙丘,看着满天肆无忌惮的黄沙,看着这首次使我感到恐惧的黄颜*,身在世外的我,已觉嗓子干涸,全身凝固了。车子继续前进,过了片片沙漠,下了依着戈壁修建的盘山公路,他们到了一座村庄。没想,老人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动身去沙漠深处了。于是,一行人又驱车去追寻老人。不顺利的是,越野车行在沙漠时,后轮胎陷进了沙子里。在一帮城里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手足无措时,一个老人走过来,拿了铁锹说:“你们不会,都到一边去,我来。”就看老人一铲一铲把车胎周围的沙子移走,不说话,力气很足。众人后来才知,这就是他们要找的维吾尔族老人。老人今年已89岁了。老人引领着他们来到他工作的地方,我终于看到了久违的绿。老人卖了所有的家当,买了树苗,买了工具,来到这深漠之中,一住就是几个月。需要的水是儿子儿媳定期从村里一桶桶运来的。老人骄傲地带众人参观他的居所,那是在一座较为坚固的小沙石山下
凿成的洞,洞里有一张桌子,一张煤油灯和一张薄板木床。老人说,因为沙漠的特殊气候,刚栽下的小树苗就会立刻:被沙子埋没或被狂风卷走,所以必须在这几日夜监视。
老人89岁,已连续治了六年的沙。老人很开朗,也很朴实,他不会大讲特讲环境保护和沙化危机。可是,老人在沙漠中居住了一辈子,在勤肯的、不言放弃的劳动着,老人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沙漠的绿化,老人要求他的子孙继续这项事业。
大自然是彩*的,它拥有五彩斑斓。大自然是丰富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只有小桥流水,巍峨群山;它更加拥有千里*川,茫茫沙漠。
大自然是伟大的,它哺育世间万生,主宰生存灭亡。
大自然中的人也是伟大的,他们承受,并勇敢迎接这大自然的安排。
感悟大目然,感悟在大自然中生存的人。我需要重新审视……
育才二小四年级:wsedrftgyh
人的一生作文1000字2
我们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吗?当然可以,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改变和决定我们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有很多,是往好的方面改变,还是往坏的方面改变,完全有赖于一个人对当时情形的认识。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看法,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很多事情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结局,这完全是当时一念之间的认识所造成的,所以遇到决定命运的大事时,不要仓促做决定,应该多想想。
人生就像一场长跑,跑得太快,容易后劲不足。跑得太慢,就会落伍,中途退出就会断送以前的努力。不参加,就没有赢得比赛的机会。最佳状态是:跑得快,还得跑得稳。人生好比一个大市场,你认为自己的价值有的大,别人也会认为你的价值有多大,那么你的价值就会有多大。
人的一生难免会遭受很多的苦难,无论是与生俱来的残缺,还是惨遭生活的不幸。但,问题是,有的人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会丧失意志和勇气,被击退。而在那些真正的成功者之中,许多人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们有能力使用积极心志的力量,把失败变成走向成功的动力。
当我们感到生活艰苦难耐的时候,要咬牙坚持,学会在困境中对自己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能做得很好。那么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常言道:知足常乐。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却永远也不懂得知足,他们总是在满足一个欲望的同时,又想得到更多,拥有更多,欲望就会不断膨胀,这永远无法止境的贪梦,最终会彻底毁灭一个人。其实人生在世,好多美好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无缘得到,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放心不该有的欲望,生命中就有太多的沉重,我们应该放下一些包袱,学会放下,学会知足,我们才能快乐,才能幸福。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做人与做事的过程,做人做事要讲究方圆之道:做人要有原则和信念,才能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事要讲究技巧,才能实施事事有成。
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着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毕竟,我们喜爱一种事物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失去他是要伤心,人生中有很多东西既已经失去,不妨就让它失去吧。
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事值得我们去留心,只有处处留心,才能有所感悟,才能渐渐的提高悟*。
生活中,许多事就像一张窗户纸,在没有捅破之前,你就会愁眉不展,两眼茫然,当有人轻轻告诉你*时,你就会有所觉悟,噢、、、原来如此,看我这一篇文章,你有何感受呢(⊙o⊙)?
鸿住中学初二:林丽霞
感恩孝亲敬老作文1000字3
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我看是父母亲和一些老人。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小时侯,听祖父讲过这么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个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总是把碗哆嗦到地上,他儿子和儿媳妇便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这个故事说明了你做什么,你的后代也会跟你学。
有时我们回忆过去,你有没有想过,是谁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当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用了很长的时间教你用汤匙、用筷子教你吃饭,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或许你不会在意,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每一个事情都是他们用心血去教的。
老人,家家户户都有,大家并不陌生。他们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对我们的社会贡献不少。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会更美好的。
孝亲敬老是我们的责任,每句问候、每首歌、每道菜都能成为孝亲敬老的美德。他们付出了,我们要回报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上一篇:印染实习个人总结
下一篇:爷爷的手作文350字